齿轮泵是液压体系中广泛选用的一种液压泵,它一般做成定量泵,按结构不同,齿轮泵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而以外啮合齿轮泵使用最广。
彼此啮合的一对齿轮的齿顶圆柱和两边端面,靠紧泵壳的内壁,各齿槽与壳体内壁之间围成了一系列互不相通的密封作业空腔K。由啮合轮齿离隔的D、G腔分别是与泵吸进口和排出口相通的吸入室和排出室。
当齿轮按图所示方向旋转时,因为啮合轮齿逐步退出啮合状态,使吸入室D的容积逐步增大,压力下降。在吸液池液面压力和D腔内低压之间的压差效果下,液体自吸入池经吸液管和泵吸进口进入吸入室D。随后又进入关闭的作业空间K,并由齿轮的滚动被带至排出室G。因两齿轮轮齿从上侧开端逐步进入啮合状态,一个齿轮的轮齿逐步占据另一个齿轮的齿槽空间,使位于上侧的排出室容积逐步减小,室内液体压力升高,所以从泵排出口排出泵外。齿轮接连滚动,上述吸、排液进程就接连不断进行了。
齿轮泵的最基本形式便是两个尺寸相同的齿轮在一个紧密配合的壳体内彼此啮合旋转,这个壳体的内部相似“8”字形,两个齿轮装在里边,齿轮的外径及两边与壳体紧密配合。来自于挤出机的物料在吸进口进入两个齿轮中间,并充溢这一空间,随着齿的旋转沿壳体运动,最后在两齿啮合时排出。
齿轮泵的作业原理,它是别离三片式结构,三片是指泵盖4,8和泵体7,泵体7内装有一对齿数相同、宽度和泵体挨近而又互相啮合的齿轮6,这对齿轮与两头盖和泵体构成一密封腔,并由齿轮的齿顶和啮合线把密封腔划分为两部分,即吸油腔和压油腔。两齿轮分别用键固定在由滚针轴承支承的主动轴12和从动轴15上,主动轴由电动机带动旋转。
齿轮泵的结构如图所示,当泵的主动齿轮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时,齿轮泵右侧(吸油腔)齿轮脱开啮合,齿轮的轮齿退出齿间,使密封容积增大,构成部分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的效果下,经吸油管路、吸油腔进入齿间。随着齿轮的旋转,吸入齿间的油液被带到另一侧,进入压油腔。这时轮齿进入啮合,使密封容积逐步减小,齿轮间部分的油液被挤出,构成了齿轮泵的压油进程。齿轮啮合时齿向接触线把吸油腔和压油腔分隔,起配油效果。
当齿轮泵的主动齿轮由电动机带动不断旋转时,轮齿脱开啮合的一侧,因为密封容积变大则不断从油箱中吸油,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因为密封容积减小则不断地排油,这便是齿轮泵的作业原理。
泵的前后盖和泵体由两个定位销17定位,用6只螺钉固紧如图3-3。为了确保齿轮能灵活地滚动,一起又要确保走漏最小,在齿轮端面和泵盖之间应有适当空隙(轴向空隙),对小流量泵轴向空隙为0.025~0.04mm,大流量泵为0.04~0.06mm。
齿顶和泵体内表面间的空隙(径向空隙),因为密封带长,一起齿顶线速度构成的剪切流动又和油液走漏方向相反,故对走漏的影响较小,这里要考虑的问题是:当齿轮遭到不平衡的径向力后,应防止齿顶和泵体内壁相碰,所以径向空隙就可稍大,一般取0.13~0.16mm。